【教學點滴】- 廣東話vs英語
【教學點滴】- 廣東話vs英語
近年來遇到很多小朋友都是因為語言問題影響了表達,所以情緒上面都比較差。
我之前都提過,如果越早教小朋友用手指出、單字、物品名稱或句子去表達自己所需,其實是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行為問題。
今天想說的不是怎樣表達,而是學習的語言是廣東話或是英語。小朋友因爲從少接觸很多英語,包括兒歌、YouTube、工人姐姐或是父母常常中英夾雜,令小朋友選擇了較容易的英語。
當父母發現小朋友未能說廣東話時才醒覺要改,教導所需的時間便會更長,而小朋友的咬字和發音亦會難改一點。這是因為英語只有4聲;而廣東話則最少都有6聲 (甚至9聲),所以需要更多口部肌肉的運用。
建議大家如果小朋友將來都會以廣東話為母語,便要給他們一個廣東話的環境,(譬如同學/老師/家長用廣東話,又有外語及國語,小朋友便會不容易適應),亦不要將食物剪得太碎或食太多流質食物,小朋友需要多嚼來強化口部肌肉。